忠诚的信仰不变的情怀——记局离休老干部刘相喜

文章来源:唐琴
阅读:8544次
发布日期:2014-11-13
分享网站:

 

“王书记,专程来归还我父亲借您的‘廉政瞭望’,父亲让我代他说声谢谢”。“说了不用还的呀,怎么那么客气呢”,听到这样的对话,我好奇地看了对门办公室,看到一位中年人抱着一捆用报纸包裹整齐的书递给局纪委书记王裕明。

后来我听王书记说,前不久,局离休干部刘相喜专程来看看单位,和他探讨新时期的纪检工作并找他借阅纪检相关的书籍。从王书记那里对刘相喜有了些许的了解,心中勾勒出一位花白的头发,温暖的笑容,炯炯有神的眼睛,精神矍铄的老领导,现在的他应该是儿孙绕膝,靠丰厚的退休金完全能够在晚年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子,但是老领导在他平凡的离休生活中,始终以党员模范标准要求自己,依然心系社会,不甘寂寞总想发挥余热。离休后仍然国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工程局的发展,更关心曾经坚守的纪检监察工作,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传递正能量,使我备受鼓舞,一份敬重之情油然而生,老领导的胸怀和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事

86岁的高龄,刘相喜坚持长年累月地勤奋学习。他说:“这些年来,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扑克,不种花养鸟,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生活的主旋律就是读书读报,听人说走进刘相喜的家里,如同走进了书报的海洋,满屋都是杂志和报纸,那是老人最珍惜的宝贝,家人都不能乱动。在讲到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时,他认为纪检监察工作要想跟上和适应新形势,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创新的思路谋全局,以创新的工作出成果。同时要多关心培养青年纪检干部,实施全方位、多层面的培养锻炼,提高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能力,努力造就高素质青年干部。

始终百折不挠地坚定信仰

刘相喜说:“我对党的坚定信仰,既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这主要是源自于他的人生经历。刘相喜年少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大量共产党人为群众谋利益的可亲可敬的事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搞土改,家里分了房子和地,他都是直接见证者。1948年7月入党,1950年4月参加工作,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在党的培养下,他逐步成长起来。而在1958年前后,他却受到组织上的不公正的待遇,受到冤枉受过委屈,对于那些不适当的处罚和错误的处置,他并没有从此消极,而是把它看做一种有益的教育,当做一种锻炼。这些亲身经历,使刘相喜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他说:“我干的工作,我受的教育,我的思想、知识和能力都是党给的。我的幸福、我的家庭都是党给成就起来的。说党是我的亲人、是我的母亲,是我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情的反映。”

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信仰,使刘相喜在追求真理中更加坚定,对未来永远抱着开心、乐观的态度。

一心向党,回报社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尽管刘相喜当时工资不高,且上有老下有小,但他坚持从他那不算高的工资里挤出一定的的资金,来资助一个特困家庭缀学的孩子,让他继续入学,直到孩子学成毕业,并找到一份好工作。他经常念叨:当年参加革命没有今天这样好的学习环境,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可是还有贫困地区的孩子辍学在家,这会让他牵肠挂肚, 寝食不安。

“为了生命的原野,缀满春光;为了希望的彩霞,重染金秋。要让童年的风筝系上幸运;要让梦中的河流,再现温柔”。老党员刘相喜扶贫济困的大爱情怀,折射共产党人自觉传承弘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尚情操!

只想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有的人问刘相喜:“你这么大年纪了,已经退休了,还这么爱学习,这么关心支持工程局的发展,这么心系社会,你的这股劲是从哪里来的,你到底图什么?”刘相喜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的这股劲来自共产党人的一种应有的追求。只图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百年之后,组织上和职工群众能说,刘相喜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就足矣!”

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因为保持这份对党对工作忠诚的信仰和不变的情怀,刘相喜一辈子坚持勤俭持家,清正廉洁;一生两袖清风,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深得广大职工和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