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国小记

文章来源:杨叶欣
阅读:6334次
发布日期:2014-07-23
分享网站:

 

厄瓜多尔TP水电站项目是向厄瓜多尔首都供电的国家重点工程,是厄瓜多尔第三大水电站项目,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厄瓜多尔首都地区的供电状况。有幸之事,我也是众多参建者之一。时光飞逝,两百多个日夜悄然流走,回想一下瓜国生活,流水般的日子里,流不去的是我在这些日子里刻下的所见所闻和种种成长。

踏上异国之旅

2013年11月21日,从成都启程飞往厄瓜多尔,早已熟悉家乡生活一切的我活了二十几年,从来没踏出国门一步,从来不知道家以外是圆是扁的乡巴佬的我,就只是抱着冒险的心快乐地踏出国门前往。第一次跨国旅程,不免让我有些惊喜,有些兴奋。飞机需要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中转,一路向西,飞过欧亚大陆和大西洋到达新大陆。跨过撒哈拉沙漠,南依梅里达山脉,北抵加勒比海就是世界第二高海拔首都—基多。

下了飞机还要坐3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四川省水利电力工程局在TP项目的营地。沿途走来,透过车窗户,远观古屋建筑别具一格,疾驰的车在盘旋的山路中行驶,入肺的是清新的空气,听同事说厄瓜多尔没有重工业,环境也没有污染,原生态保护较为完善,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所以感觉特别新鲜。看着穿着短袖的人和我身上的羽绒外套形成鲜明的对比,我禁不住一笑,身临奇迹的感觉竟如此美妙。

异国生活

因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所以厄瓜多尔人用西班牙语交流,当地人说话很小声,总让你感觉是在喉咙发音一样,有时候,你根本听不出他们说什么。相比之下,中国人则多少有点儿“高调”。

厄瓜多尔人不喜欢存钱,有钱就花,花完再挣。他们觉得生活就应当是一种享受,对于生活,他们要求很简单、真实、快乐,不会给自己太大的生活压力,顺其自然的过好每一天。每周末都会看见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驶向大海,尽情享受周末美好时光。相比中国人,每天愁于工作、薪资、住房、贷款、老婆、孩子……生怕一不小心,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没有积蓄,生活便不能继续,日积月累的压力使得国人和当地人产生鲜明的对比。

在未深入了解这个国家时,总认为“赤道之国”和赤道大多数地区气候一样,应该非常炎热。结果却恰恰相反,这里的气候除了有的时候中午稍微热一点以外,可谓全年如春(因这里只有冬夏之分,所以不能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仰望蓝天大多有白云陪衬,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有意无意地为蓝天添了装饰;平视蓝天则是一望无际的素面,满眼都湛蓝或者蔚蓝的颜色。在这样的时刻,除了纯净和安祥,你几乎再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绘,和国内预报的雾霾天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厄瓜多尔盛产甘蔗、香蕉、菠萝、椰子和咖啡。每次出去,你都能看见当地人用篮子提着各种各样削好的水果和琳琅满目的糖,站在马路中间吆喝叫卖。每当这时我都会买上一些,犒劳自己的肠胃,呼吸着这有点炎热却又明显清新的空气,美美享受一番。

到达项目驻地已是晚上十点过,到处房门紧闭,鸦雀无声。我们刚一下车,不知谁大叫一声:“他们到了”,大家都从房里走了出来,亲切地和我们问好,帮我们搬行李,让我感觉像是又回到了家中一般。

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飞机再加几个小时的车,闲适下来,昏胀的脑袋也感觉到一阵阵的舒适。抬起头来,竟能看见漫天的星斗,那是最美的场景,和小时候看见的一样,让人不舍得低下头。

第二天,我开始了我的翻译工作。由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时,总有那么一些差别。刚开始,我只能听和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这时我开始怀疑自己了,难道大学四年我真的白学了?渐渐地我变得紧张、胆怯了,怕和当地人交流。大家也看出了我的异样,鼓励我说:“别急,慢慢来,哪个翻译刚来时不都这样呢,都有一个过渡期呢”。就这样,我又开始用生硬的西语和当地人交流着。当地雇员看见我是新来的,也都很照顾我,每次找我翻译的时候,他们都会放慢语速,感觉我没听懂时,也会不厌其烦的给我重复或者换其它稍微简单的词说给我听。慢慢的我就不再紧张了,也经常主动找当地人聊天,工作上遇到不会说的工程术语时,我会先找我们单位有经验的同事给我解释,然后再去监理办公室让他们教我用西语怎么说。渐渐地我也就学了不少的词汇。

闲暇之余,我也喜欢给自己制造点“小麻烦”,当是为枯燥的工地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吧。比如前段时间我组织了当地工人开辟了一片荒地,围成了一个菜园。我种了一小片向日葵,没过几天,就看见我的小菜园被我们热爱生活的职工种满了在这里不容易买到的中国菜,如小葱、丝瓜、空心菜、四季豆、冬瓜等,现在已到了收获的季节。

坐在营地前仰望璀璨的星空和皎洁的月光,不一样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独自体会着异国的夜晚。我用键盘敲打着,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场景,化成点点滴滴快乐的记忆,让生命画上悠扬的一笔,也勾勒出人生不同的景象!